首页

国产美脚喂食

时间:2025-05-29 19:52:10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41389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

如今,这片曾经的荒漠正回馈着人们的付出。冬小麦茁壮成长,红枣采收装备上新,雷涛和李绍东操作的气吸式采收机是15户果农合资购买,让这片枣林3天就能完成收获。2024年,阿克苏地区光林果一项就能带来192亿元产值。

加拿大政府对“地方新闻计划”追加资金投入

一组九宫格解锁“‘链’出新动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水松、格木、野牡丹……云溪植物园迁地保育的乡土植物、珍稀植物共1300余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5种。值得一提的是,园中57株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更是这里的镇园之宝。

解码数智新时代|每秒揽收4187件,“快递提速”背后有什么高招?

刘元春:当前,世界经济在滞胀中面临增速持续下降的压力,原因在于地缘政治、逆全球化、技术的孕育期、老龄化、高债务和高利率叠加带来的高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叠加都极易触发“明斯基时刻”,从而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但就中国来说,随着中国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发力,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还在持续增强,因此应当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也证明了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和韧性。

4月15日-21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40.4万吨

“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与哈尔滨市博物馆金漆艺术馆强强联合,设立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哈尔滨展示中心,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深化京哈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这不仅是传统漆艺文化的延伸,更是黑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的大事、喜事。”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付清泉表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将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承创新、传承、发展、保护、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漆艺文化的创新和技艺的升级,努力将漆艺打造成为行业新标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